再游平江路速记

再游平江路速记

  有一条历史老街,是一条沿河的小路,其河名为平江河。宋元时期,苏州名平江,故以此路名命为
《平江路》。 此处的河、路都不阔,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,路宽仅可过黄包车。“水陆并行,河街相邻”
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。今天我们又兴致勃勃的来到了这里。。。

在宋代最古老的苏州地图《平江图》上,就有平江路,这条三里路长的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
道。是苏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,与观前街仅一巷之隔,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
迥然两个世界。

同是苏州老街,与山塘街相比,她保住了市巷旧貌,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风貌

路两边小巷,特别是东边,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,是当今姑苏城最有水城原味的古街区。河道西面
的民居多依河而建。

早在1834年《吴门表隐》中说道:“平江路古名十泉里,有古井十口”

道路周围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。上了年纪的老房子,白墙青瓦,木栅花窗,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,
清淡分明。外墙多已斑驳,却如丹青淡剥。

“水路并行,河街相邻”的水乡格局 ,偶然一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,颇有拂波之意。

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。

这里少了份商业气,保住了市巷旧貌和民情风貌。 从平江路向南,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,是一琴馆,据称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。取道中张家巷,不几步,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,喜气热闹。循声向前,是一处评弹博物馆,绕过前厅展设,后院即是书场。

这条路我去的时候,看看地图,全长是1606米,也就是三里路长。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,比如:
狮子寺巷、传芳巷、东花桥巷、曹胡徐巷、大新桥巷、卫道观前、中张家巷、大儒巷、萧家巷、钮家巷、
悬桥巷等等,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有着长长的故事。

吃茶历史悠久,很难考证始于哪一年,历来有吃“阿婆茶”、“讲茶”,喝“喜茶”、“春茶”、“满月茶”等习俗,名目繁多,被称为江南水乡的“茶道”。

天空概念书店旁边的丁香巷,有几家小小的酒吧

这里作为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改造,主打的是修旧如旧的牌。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酒吧、会所,只是外表并不张扬,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,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,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
可以窥出些端倪。

在钮家巷33号,这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面积有 700多平方米庭院深深的老宅,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
雕花门窗、木质地板 。

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,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此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

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自然提炼了苏州的精神气蕴,而“大隐于市”的美学体味却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

一种江南丝竹之声,喜气热闹。

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,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日常住宅,楼阁、小桥、花木之间彼此借景 。

这里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得到很好的传承。

幽静的河道与粉墙黛瓦的房屋、楼阁、小桥、花木之间彼此借景,宛如一幅长卷画。

“水陆并行,河街相邻”,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。

平江河的河路都不阔,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

旧时王谢堂,已作百姓家,或许故居正厅的形貌还在,雕花窗棂也尚可见旧日气派,只是高墙早已
挡不住市井生活的侵近,偶作一番历史的凭吊,也只有付与窗棂木梁、潺潺流水,留与形容难辨的石墩了。

巷子一径是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,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

在砖石铺就的小巷道路上悠游,感受姑苏古城韵味。。。

一个民宅老院落,一段粉墙黛瓦里的悠然,独取一份安静与自在

市井生活与清修别院从来便是互为表里,共为姑苏文化空间的魂魄,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,自然提炼了
江南人的精神气蕴,而“大隐于市”的美学体现,却也需要人间烟火来成全。

悬桥巷旧的民居,青瓦白墙巷子里的人,坐在屋外乘凉聊天~小桥流水人家,像个小镇村落,离喧哗的
商业街不远,坐在窗边,喝一杯,捧一本书在...

河道窄处两岸似乎援手可握,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,也不过隔水可呼

阳光斑驳地落在流水、小桥、石板路上,老人家厣厣地说着什么。隔着水墨般的飞檐火墙,空气里充满
着无从捉摸的评弹与苏白。巷子深处,又见一处昆曲博物馆。崇脊筒瓦,牌匾显赫,还挂着大红灯笼 。

在烟雨江南姑苏城,回忆初夏的意味...青石小桥平江路,感受光与影,...

算算时间,赛金花住在平江路旁边的悬桥巷洪家大院的时间只有半年,属于洪钧的时间也不过七载,
悬桥巷27号和29号却成了一段永远的佳话,在这里走走,好像有时候还会觉得那街角会走出那个风韵优雅
的赛金花来呢!

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,才是姑苏文化中最绵长久远的记忆,炊烟、书香一并混杂在记忆中,讲述着
当年的风华。

这条古巷,从2002年至2004年,苏州市平江区政府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,通过拆除违章
建筑、10类管线入地、铺设石板路、疏浚河道、维修老房子等,共耗资1亿多元。

走平江路,会注意到一个好像条船一样的房子,叫做“船屋”。

猫的天空概念书店旁边的丁香巷,有几家小小的酒吧,感觉还蛮不错

在原址依然保留了河路并行的格局。肌理和长度,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,房屋体量、街道的宽度和河
道。和宋代《平江图》上所刻“双棋盘”格局基本一致,堪称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。

在这里买了一个摆放象牙雕艺术品的陈列架

这条千年古巷,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委会对该区保护规划的评价是:“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,
在历史风貌保护、社会结构维护、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,证明了历史古迹是可以走向永继发
展的。”

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到五颜六色的新鲜水果。。。

要不要带一点民间工艺小饰品回去。。。?

再见了,平江路。

0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再游平江路速记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