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苏州之三,千古钟声寒山寺,百年风雨平江路

到苏州的第三天选择去寒山寺,枫桥和平江路。这几处前几次来均没有去过。
从我们住的酒店乘931路公交车7站即可到达。寒山寺门票20元,60至69优惠票10元。优惠票只在正门(西门)出售。我们下车距寒山寺后门近,需绕到正门,遵守寺院清规。

寒山寺正门

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(公元502~519年),初名“妙利普明塔院”。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。唐代贞观年间,当时的名僧寒山、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。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(一说是7次),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。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,寺内古迹甚多,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,寒山、拾得的石刻像,文徵明、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。
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《枫桥夜泊》一诗后,该寺便闻名了。寒山寺佛像雕塑别具一格,碑刻艺术天下闻名,碑廊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、唐伯虎、董其昌、康有为等人的诗碑,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。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。巨钟有一人多高,外围需三人合抱,重达2吨。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,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。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。
旧时寒山寺夜半敲钟,从古运河驶来或沿长江直下的客船未进苏州,远远地就能听到寒山寺洪亮的钟声。“乌啼月落又钟声”,下了客船,便到了唐人张继作诗的地方。张继,字懿孙,襄州人,既登进士第,却因选官落空,无奈返乡,夜泊枫桥,借宿寒山寺。从诗中可知,他当时的心情不佳,但就诗的审美,倒也典雅别致。后世诗人词客,都受了张继一诗的影响,每咏寒山寺,总得牵及那钟。如清康熙丙辰榜眼德清胡会恩《苏州送春词》:“画屧苍苔陌上踪,一春心事怨吴侬。晓风欲倩游丝绾,愁杀寒山寺里钟。
寺内周边连廊全是诗碑,均用玻璃罩住,拍照反光,效果甚差。诗碑中有相当部分是充数烂竽,或取之名,或取之势,或取之官。无论如何,寒山寺的文化气息浓厚,值得称道。

登塔远眺

据说是镇寺之宝,俞越书碑

寒山寺塔

碑廊

寺内还有一片水面
出寒山寺,购票进枫桥景区。门票25元,优惠票(60--69)12.5元。景区内游人不多,可能是门票偏高(与寒山寺相比),另外景区内除枫桥和铁铃关外,多为复建和新辟景物,缺少亮点。景区从1986年开始规划建设,以枫桥和铁铃关两为核心,复建了唐灯、明清街坊、江枫草堂、惊鸿渡等旧观;增添了古戏台、渔隐村、听钟桥等民俗建筑;“漕运展示馆”利用先进的光影技术、四十多只船模和图文,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;“苏艺名人坊”聚集了苏州十几位民间艺术大师,展示作品并表演技艺;以红枫等百余种树木营造出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。现已形成规模较大、历史遗迹众多、吴地风味浓郁、文化内涵丰富、观赏趣味性较强的风景名胜区。
枫桥是苏州有名的古迹,始建年代不详。当年张继夜泊时所见的唐代古桥早已不存,现在的这座半圆形单孔石桥是清同治六年(公元1867年)重建的。桥长三十九点六米,宽五点二七米,跨度十米,东堍与铁铃关相连。游人可乘坐画肪,穿行桥洞,在水上饱览古桥、古关、古镇、古刹的清幽景色,领略《枫桥夜泊》的意境。这里有碑刻“枫桥夜泊”,据说系张继停泊处。旁边有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碑,不知出自何人手笔,工整有力。
铁铃关与枫桥相依,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(公元1557年),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留下的唯一较为完好的遗迹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关上楼阁是1987年重建的,下部基台仍是明清古物。铁铃关是古驿道和古运河进入苏州城的水陆交通要塞。桥关相连,是江南古关隘的典型。当年与枫桥敌楼同时建造的还有葑门敌楼和木渎敌楼,葑门敌楼早己废毁,木渎楼的残基也于五十年代拆除。因此,铁铃关就成为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迹。从铁铃关下来,枫桥景区的景点全看了。景区附近餐馆不多,在一家小店吃盖浇饭。然后乘公交车前往平江路。来苏州多次却没去过平江路,似乎对不起苏州,此行特地补课。

枫桥景区的梅花

对岸寒山寺塔

锻炼的人

枫桥和铁铃关

张继先生

对岸的江枫园

新建的仿古街冷清

铁铃关
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,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,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。今天的平江历史街区仍然基本保持着“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”双棋盘格局以及“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”独特风貌,并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。本想在平江路逛一下午,但是走过黄金荣旧居不远修路禁行。我们只好原路返回。看到不远处的双塔,也是我们要去的双塔公园。从平江路步行过去十几分钟。双塔门票8元,优惠票4元。园内游人极少,甚为清净。

平江路边的小河

平江路

印象平江

临水面居

黄金荣私宅

居然用的进口砖,每块砖上有洋字母。苏州产国内最好的砖,曾用来修建皇宫,黄某不愧是土豪

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

走到这里禁行,在修路,只好折返

苏州双塔又称罗汉院双塔,是一处始建于宋代的汉族古塔建筑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的双塔院内,二塔“外貌”几乎完全一样,分为7层,东塔高33.3米,西塔略高,33.7米。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,是一对佛塔,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。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,因为能在这么近修建两座塔,对地基的要求相当高。另外,塔冠上高达10米的塔刹更是令人匪夷所思。塔刹是用生铁铸成,每个足有5吨重,当时的人是如何把这巨物“搬”上去的呢?建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,有的猜测是先用土将塔围起,然后沿着土坡将沉重的塔刹“牵”上去,但问题是由于当时般若院已经存在,那么大的土坡又如何堆呢?也有人推测是架起石梯后再登上塔顶的,但这样的难度同样也不小。至于双塔的塔刹是如何被运到20多米的高处装上的,至今还是一个谜。正是这奇妙的谜,正殿故基在双塔之北,距离塔心21米,南向。现存四周石制檐柱16根,大多完好,高约4米,上端有安木枋榫头的卯槽。造型有雕花圆柱、瓜棱柱、八角柱三种。石柱础30个皆为覆盆式,檐柱础的盆嘴形均与柱形相配。前檐六柱及础为圆形,通体浮雕牡丹、夏莲、秋葵等缠枝花卉婴戏纹饰,构图典雅,线条流丽,堪称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精品。此外,尚有石门槛、石罗汉、石须弥座、石狮等遗物,惜残损者居多。园内还有一些石刻和历代重修塔寺碑刻。参观双塔,人少物丰,不虚此行。出双塔沿定慧寺巷走到主路乘公交返回酒店。在酒店策划次日前往金鸡湖和诚品书店,下午乘动车返回上海。次日晨因事改变行程,上午乘9点高铁返沪。临时购票已无动车,也没有再早一些的经苏州站的高铁。苏州还有很多景点应该观赏,再度深耕待下次。

双塔寺

大殿遗迹与双塔

附近的定慧寺

0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深耕苏州之三,千古钟声寒山寺,百年风雨平江路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